种得桃李满天下,心维大我育青禾,在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默默奉献在教育一线,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是一所学校的“宝藏”,更是一所学校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实践者。他们是文旅职院最亮丽的名片,最宝贵的财富。

王超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主任,组织教研做好教学工作以及学期的各项其他任务。并长期担任大一新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以及二年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任教期间,他还担任我校19级和22级中职班主任工作,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独特的教学方法、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师生以及家长的广泛赞誉,深受学生的爱戴,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爱岗敬业、精进业务
王超锋老师深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他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专业的差异以及学生基础的不均衡,深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同学生自身成长以及专业发展当中的困境和疑惑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他在课堂上引入红色文化,带领学生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通过生动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在课堂中,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问题,围绕问题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解释说明,澄清困惑,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引中,解释思想之惑,破解行动之难。在他的努力下,思政课不再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课程,而是一个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思考中成长的重要平台和机会。在其教研室中,积极组织和开展教研室活动和集体备课,坚持以主题为抓手,通过具体的问题,充分发挥民主,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视角和方面,努力对问题实现全面深刻的认知和把握。积极开展教研室的课程改革,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以及育人水平和育人效果,为学生发展赋能增效。
关爱学生、尽心尽力
为更好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王超锋老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担任我校中职19级和22级的班主任工作。他深知,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爱心,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在学习上,他总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自己发展的迷茫以及困惑,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认真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努力提升自己。对于自己课堂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的着装以及不符合课堂学习要求的行为和举措,坚决地给以制止,要求学生严格 遵守课堂纪律,并给学生说明这些细节和要求的意义和价值,对课堂以及自我发展的影响。并对学生自己的专业发展,给以指导,努力让学生深化对专业的认识以及行业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思考。
坚持进步、自我提升
阅读是最好也是最为经济的提升自我的途径。为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他积极里利用学校购买的知网系统、网络媒体和报刊杂志,开展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对相关概念以及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力争准确全面地理解最新的观点和思想。并努力对学生的学习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问题,开展研究和思考,深刻把握学生问题的本质和难点,为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引和认识基础。研究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提升科研水平,他积极地参与各项研讨活动中,多次参与校级、市级课题、省级课题的研究,通过科研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做好长远规划,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和管理中,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王超锋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一线思政教师的信仰与坚守,展现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有的担当和作为。她是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是同事眼中的楷模,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着力量。